2017年11月17日 星期五

與深不可測的優雅紳士的對話 Château Margaux_Medoc 美多客葡萄酒_威緹斯會所



2017年末,因國內知名進口商 --- Medoc 美多客 邀約了 Château Margaux 在大中華地區的代表 鄭方圓 小姐來台訪問行程,使我有幸可以一嚐這盛名長達 500 年的世界級酩酒 Château Margaux。



此次,鄭方圓 小姐從 Château Margaux 的酒窖裡帶來三瓶酒 ~~~


  • Pavillon Blanc Du Chateau Margaux 2015
  • Pavillon Rouge Du Chateau Margaux 2014
  • Chateau Margaux 1999




Château Margaux 瑪歌堡 雖然在西元 1855 年時,由 拿破崙所下令制定的 Medoc 梅多克地區葡萄酒分級制度中,與 Château Lafite Rothschild 拉菲堡、Château Latour 拉圖堡、Château Haut-Brion 歐布里雍堡 共四座酒莊同時入選為一級酒莊,但在當時的評選得分中,只有 Château Margaux 瑪歌堡 拿下滿分的成績。

此外,Château Margaux 瑪歌堡更是目前五座一級列級酒莊 ( Château Mouton Rothschild 木桐堡 遲至西元 1973 年才由二級酒莊晉升為一級酒莊) 中,唯一擁有獨立的法定產區稱號 Appellation de Margaux contrôlée,同時該稱號是以瑪堡堡來命名。

Château Margaux 瑪歌堡 在瑪歌村地區占地廣達 265 公頃,如此巨大的莊園規模在西元 1680 年時期就巳經確立,至今沒有任何的變動。其中,葡萄園的實際種植面積僅有 78 公頃。




西元 1977 年,希臘富商 André Menzelopoulos 買下當時經營出現危機的 Château Margaux 瑪歌堡,三年後,富商去世,龐大的家業就全留給了年僅 27 歲的女兒 Corinne Mentzelopoulos。而 Corinne則在西元 1983 年聘顧了 Paul Pontallier 擔任首席釀酒師兼酒莊經理,在倆人的聯手下 Château Margaux 瑪歌堡 在歷史傳承中又同時注入科學研究的元素,讓瑪歌堡這面一級名莊的招牌可以持續閃亮 !!!




Paul Pontallier 接掌下的 Château Margaux 瑪歌堡,78公頃的葡萄園依照土壤結構與葡萄樹株品種、年齡的不同而切成出七十餘個小地塊,按酒莊代表 方圓小姐的說法,每一個地塊獨立採收、釀造與裝桶熟成,最後,再由首席釀酒師 Paul Pontallier 品試後,決定哪些地塊的酒液可以使用在正牌瑪歌的調混,而哪些酒液則是調混成小瑪歌 ( Pavillon Rouge Du Chateau Margaux ),其餘且極大量的酒液會因為品質不符合標準而以散裝酒的方式出售。

從 方圓小姐的詳細解說中不難發現,Château Margaux 瑪歌堡 每年的釀造方式與威士忌非常相似,而進行調合的首席釀酒師 Paul Pontallier 無疑就是 Château Margaux 瑪歌堡 的靈魂所在 !!! 他以個人的味覺感受來決定 Château Margaux 瑪歌堡的風格走向 ...... 但,令人捥惜的事是,這位瑪歌堡的靈魂人物在去年 (西元 2016 年) 因癌症而逝世,享壽僅60歲。






Pavillon Blanc Du Chateau Margaux 2015 瑪歌白亭



當這只清透似水的 瑪歌白亭酒液緩緩傾洩到水晶杯裡時,一股極其淡雅的幽香就不斷撲鼻而來,彷彿一位穿著羊絨大衣的女郎緩步朝著我走來,在解開大衣的衣帶瞬下,CK One的香氣漫散在空氣裡 ......。

沒錯,就是那 Calvin Klein 在西元 2005 年時推出後創下千萬瓶銷售成績的中性香水 CK One !!! 從香氣真的很難讓我相信它是由 100% 的 Sauvignon Blanc 白蘇維濃 所釀造而成,那甜柔而輕逸的香氣完完全全不同於我過往對 Sauvignon Blanc 白蘇維濃 的認知 ...... Sauvignon Blanc 在對岸的中文譯名是「長相思」 ... 看來,我以後會對它一直長相思了。



酒液入口的口感非常豐沛紮實,飽滿到爆錶的果香甘味隨著在口腔裡兜轉的酒液不停的衝擊著味蕾 !!! 鮮明而柔和的酸度也大大的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我喝過一些頂尖名莊的白酒,通常為了追求飽滿的口感而讓葡萄過度熟成,釀成的酒液雖然渾厚有力道,但卻失去酸感的表現。但 瑪歌白亭的酸感非常的清晰,讓飽滿果味的酒液更添層次上的變化。

酒液徐徐吞嚥後會感受到冷涼的礦石味在舌齒殘留良久,味蕾有種近似單寧的收斂感,然後,等到礦石味逐漸退散後,再以細針輕紮般的辛辣感收尾。




Pavillon Blanc Du Chateau Margaux 瑪歌白亭 著實精采,老實說,最近這幾個月來我對葡萄酒有點意興闌珊,原本對這揚名五百年的 Chateau Margaux 瑪歌堡內心其實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期待,但開場的 瑪歌白亭就立馬賞了我一個大耳光,讓我心神為之振奮起來。

按 方圓小姐的說法,相較於正牌大瑪歌與副牌小瑪歌的產量而言,Pavillon Blanc Du Chateau Margaux 瑪歌白亭 更是珍稀難得,莊園內只有 12 公頃的葡萄園是用於生產 瑪歌白亭,而在產量的極度控制下,一瓶 瑪歌白亭差不多就是一株葡萄樹的精華。

我查了一下國內網上的 瑪歌白亭零售價,大約落在單瓶 8000 ~ 10000 元之間,實在不是能輕鬆開飲的數字啊 ~~~


Pavillon Rouge Du Chateau Margaux 2014 瑪歌紅亭 (小瑪歌)


Pavillon Rouge Du Chateau Margaux 中文譯名是 瑪歌紅亭,俗稱小瑪歌。在 方圓小姐的解說中,瑪歌紅亭從葡萄園管理、採收、釀造到熟成幾乎與大瑪歌是完全一致的,分捩點在於橡木桶熟成中每一個時間段的試飲評選,首席釀酒師依據評試的結果將該年度最高品質的酒液裝瓶成為 Chateau Margaux 大瑪歌,而品質稍次但仍能代表 瑪歌堡精神的批次則以 Pavillon Rouge 瑪歌紅亭之名裝瓶販售。




方圓小姐說,由於酒莊設有釀酒實驗室,每年都在針對葡萄酒品質的精進而不斷進行實驗與革新。基本上,近幾年的大瑪歌在品質上有非常大的進步,而被評為二軍酒的 瑪歌紅亭就品質而言巳經是早些年大瑪歌的水準。

瑪歌紅亭的酒色深濃近似墨,香氣低沉內斂,在靠近杯口時才能聞到菸草與黑色漿果所組成的香氣。酒液入口先是濃濃的黑櫻桃果醬味占據味蕾,接著是微苦的黑巧克力,然後是淡淡的杉木桶香在後。果味非常飽滿但又沒有味覺上的甜感,單寧柔滑到幾乎感受不到它的存在 ...... 原來,這就是 Chateau Margaux 的奧義呀 !!! 三千大千世界納入一芥子 !!!


Chateau Margaux 1999 瑪歌堡 (大瑪歌)


瑪歌紅亭是倒在醒酒壺中醒酒超過三小時,而最後壓軸的 1999 年大瑪歌則沒有使用醒酒器,開瓶後瓶醒三小時。

我在拍照時特別研究了一下 Chateau Margaux 1999 的封瓶木塞,它的質地Q軟到不行,而且側邊的木紋與打印都非常的清晰,完全沒有巳經過了18年的歲月痕跡感,讓我一度對它的來歷有點小小的疑惑。隨後,美多客的工作人員告知我這瓶酒是由 Chateau Margaux 瑪歌堡大中華地區代表 方圓小姐從酒莊來帶的試飲酒品,我才明白,在良好的儲存環境下,葡萄酒的狀態是可以數十年如一日的 !!!




進入適飲期的大瑪歌展現的是非常奔放且複雜的氣香變化,從前段的尿味、動物毛皮羶腥味、揉捻老皮革、森林腐土、菌菇苔蘚、燒焦的木塊、滴落在炭火上的油脂、蜂蜜、水煮蛋 ...... 香氣變化之豐富讓人迷惑,但也讓同行的酒友 Muncha 兄感到不解。

香氣本身並無所謂的「好」與「壞」的分別,之所以產生分別心,都是每一個環境、習慣與生活經驗的積累而形成。舉例來說,我老婆超愛吃臭豆腐,而且她追求愈臭愈是覺得「好」,在她所認知的「極品」臭豆腐之臭味,恐怕是西方人所驚訝而無法接受的惡臭。同樣的,大瑪歌濃郁的尿味、動物毛皮羶腥味、森林腐土、菌菇苔蘚 ... 這些讓我們一般人難以接受的氣味,在西方人的認知裡卻是「極致」美味的香氣表現 !!!!

酒液入口的厚實度幾乎與澳洲高酒精濃度的頂尖酒款不相上下,但單寧卻處理得異常柔順絲滑,黑櫻桃果醬味與黑巧克力味同樣是口感的主軸,杉木桶味同樣是在後段底層,最後同樣以微微的辛辣感做收尾。


結語

這場訪問酒會中,方圓小姐 不斷以「包裏著絲絨的鋼拳」來形容 Chateau Margaux 瑪歌堡,確實,以我喝過的頂尖酒莊來做比較,瑪歌堡在單寧的處理上真的臻至奇跡,酒液就像絲綢般在舌齒之間游走,最後再以毫不自覺的情況下滑過喉頭 ...... 在此同時,飽滿而強勁的味覺感受卻又像一記記的重拳打擊在味蕾上。












2017年10月10日 星期二

Lungarotti Torre di Giano Bianco di Torgiano DOC 義大利 Umbria 翁布利亞 龍閣羅醍酒莊 羅神塔白葡萄酒


這只酒是在國慶連假時開飲的,當天晴空萬里且炎熱的天氣讓我很想來杯白酒消火氣,但又覺得有點喝膩了常見的國際葡萄品種,於是,在家中藏酒裡挑來選去後,才決定拿這款義大利酒試試 !!!



倒在杯中的酒色是略帶果凍感的淡鵝毛黃,香氣是以綠色香瓜與蜜桃為基調,晃杯時會有淡淡的花香、蜜香與糖果味蹦跳出來 ..... 它的香氣與常見的國際白葡萄品種的味道完全不一樣,喝膩了夏多內、麗絲玲、白蘇維濃 ... 的酒友們,相信光是聞到這種與眾不同的酒香,就會讓精神為之振奮 !!!

酒液入口的酒體非常飽滿,酸感極低,但卻擁有濃濃的礦石味、石板味、乾縮的白胡椒味來撐起整個架構,濃郁的果味餘韻非常的悠長。我個人非常激賞它那冷冽的礦石味,非常有消暑解熱的效果,整個浮燥的情緒猶如鑽入亂石溪澗般瞬間獲得平靜 ........ 在空靈中腦海浮現了 潄石 二字 ...... 。



一般而言,酸度是白葡萄酒很重要的一個評比指標,甚至也是酒體紮實度至為關鍵的成份。但 Lungarotti 龍閣羅醍酒莊的 Torre di Giano 喝起來完全沒有突出的酸感,酒體卻仍是可以建構出豐沛飽滿的姿態,讓我十分的好奇它究竟是用什麼葡萄來釀造 ......。

在網上搜找了一下資料後發現,這只 Torre di Giano 實非等閒之輩,在 Torre di Giano 問世之前,義大利當地釀造的白葡萄酒是不過橡木桶的,Lungarotti 龍閣羅醍酒莊 在七十年代推出以橡木桶熟成的 Torre di Giano 可以說是非常創新且大膽的釀造革新,也在當時的葡萄酒界中投下創意的種子。




Torre di Giano 使用了三種義大利原生白葡萄品種來進行混釀,50% 的 Vermentino 維蒙蒂諾配上 30% Grechetto 格萊切多 與 20% 的 Trebbiano 崔比亞諾,形成完美的三角結合。

其中,擔任主體架構的 Vermentino 維蒙蒂諾白葡萄是原生於 Sardinia 薩丁尼亞島,極為耐旱的白葡萄品種,它以杏仁、稻草、礦石、西洋梨 ... 等中性的香氣而聞名,曾被許多國際酒評家譽為具有未來性的明星白葡萄品種。

Grechetto 格萊切多 則是 Lungarotti 龍閣羅醍酒莊 所在地 Umbria 翁布利亞大區近年來大力發展的原生白葡萄品種,它的特色在於皮厚抗霜害、霉害,甜度高,常被用來釀製成 Vin Santo 聖酒。

Trebbiano 崔比亞諾 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干邑白蘭地的原料 Ugni Blanc 白玉霓 葡萄。Ugni Blanc 白玉霓 原生於義大利中部的 Toscana 托斯卡納大區,包括鄰近的 Umbria 翁布利亞大區也有種植,但在葡萄品種傳入法國後,本土的 Trebbiano 崔比亞諾 反而逐漸消失,直到近些年 Umbria 翁布利亞大區才又重新積極復育種植。





Lungarotti 龍閣羅醍酒莊


Lungarotti 龍閣羅醍酒莊 在台灣的知名度並不太高,至少我在喝過這只 Torre di Giano 之前壓根也沒聽過,但它卻是 Umbria 翁布利亞大區一哥級別的國際名莊,在義大利全國排名則是第十五強。2015年的義大利百大葡萄酒評選中,曾入選為第二名。

有興趣了解更多的酒友們可以參考它們的官網 ~~~

Lungarotti 龍閣羅醍酒莊 官網連結





Umbria 翁布利亞大區


Umbria 翁布利亞大區 緊臨義大利最聞名於世的產酒區 --- Toscana 托斯卡納 大區的東邊,是義大利唯一不臨海且不與它國接臨的地區,這裡擁有非常高的植被率,常被稱為義大利的綠色心臟。在釀酒工藝上則深受 Toscana 托斯卡納 的影響,與 Toscana 托斯卡納 有著極高的相似性。





#禾源國際有限公司







2017年9月23日 星期六

Bodegas Aragonesas 西班牙 亞拉崗酒廠 代表訪台酒會_沛盈酒窖_葡萄酒隨手記


Bodegas Aragonesas 亞拉崗酒廠 在國內知名葡萄酒作家 林裕森老師的「西班牙葡萄酒」一書中,關於亞拉崗大區共僅四個頁面的介紹文字就占了近二個頁面,由此便可以看出 Bodegas Aragonesas 亞拉崗酒廠 在 西班牙的 亞拉崗產區中地位的重要性 !!!

因為,整個 DO. Campo de Borja 法定產區共 7000 多公頃的葡萄園,Bodegas Aragonesas 亞拉崗酒廠 就占了其中的 3700 公頃 !!! 而整個法定產區在不斷的兼併下,也僅只剩下十四間酒莊還存活著,提到 DO. Campo de Borja 若不寫 Bodegas Aragonesas 亞拉崗酒廠,大概也沒東西可以寫了 !!!



再者,廣達 3700 公頃的葡萄園可以說是完整的汲取了 DO. Campo de Borja 法定產區的全部風土條件,想認識這個介於 Rioja 與 Priorat 這兩大享譽國際的葡萄酒產區之間的 DO. Campo de Borja 法定產區,只要喝過 Bodegas Aragonesas 亞拉崗酒廠的作品就能概知一二。

也正因為 Bodegas Aragonesas 亞拉崗酒廠 它規模夠大,財力硬是雄厚 ...... 長久以來,就有無數的酒評家把 Bodegas Aragonesas 亞拉崗酒廠 的諸多酒款評為性價比最為優秀的代表,而酒廠所推出的旗艦之作  Fagus 更被視為全西班牙釀造 Garnacha 最具指標性的經典之最 !!!



此次由 Pairing Wine Cellar 沛盈酒窖 所舉辦的「西班牙 Bodegas Aragonesas 亞拉崗酒廠 代表訪台酒會」,地點就在 Pairing Wine Cellar 沛盈酒窖 裝潢非常雅緻的門市中,它的地址無法在 Google 地圖上被定位,因此,參加酒會的酒友們幾乎全都在尋找「沛盈酒窖」的過程中迷路而遲到 !!! 包括酒廠的代表也在迷路的同時還遺失了他的行李 !!!

不過,如果記住「沛盈酒窖」就在 建國北路上著名的豪宅「華固雙橡園」的一樓,相信會比較容易到達酒會現場 ^    ^




此次擔任即時翻譯的美女 Kelly,也非常值得記住她的芳名,她是我目前遇上台灣葡萄酒界兼具美貌與才華的第三人,另外兩位是 Celia 與 胡靜。她們共同的特點除了翻譯能力遠超過酒莊代表本身外,生動且活潑的講解內容讓葡萄酒的知識變得非常平易近人 !!!





品飲酒單 ~~~


  • Bodegas Aragonesas Coto de Hayas Roble 2016
  • Bodegas Aragonesas Coto de Hayas Vina del Cierzo 2011
  • Bodegas Aragonesas Coto de Hayas Garnacha Centenaria 2014
  • Bodegas Aragonesas Coto de Hayas Fagus 2011
  • Bodegas Aragonesas Coto de Hayas Oxia 2008
  • Bodegas Aragonesas Coto de Hayas Fagus 2006 (加碼酒)



Bodegas Aragonesas Coto de Hayas Roble 2016 海亞斯桶熟紅酒


擁有 3700 公頃葡萄園,年產量達 1000 萬瓶的超級大酒廠 Bodegas Aragonesas 自然有許多區段的系列品牌,而其中 Coto de Hayas 小橡林這個品牌是最具酒廠精神靈魂。Roble 是西班牙當地的陳年用語之一,意指橡木桶內熟成時間不超過六個月,由於在台灣很少能看到桶陳六個月以下的葡萄酒作品,因此,大伙對 Roble 這個熟成術語會有點陌生。



Coto de Hayas Roble 2016 海亞斯桶熟紅酒 是此次酒會中唯一不是使用 Garnacha 格那恰這個葡萄品種的酒款,它以 85% Tempranillo 與 15% Cabernet Sauvignon 進行混釀,浸皮發酵時間為十四天,發酵完成後以美國橡木桶熟成四個月再裝瓶上市。



在開飲這第一只酒款前,酒莊代表花了一段時間講解 DO. Campo de Borja 當地的風土,以及在這個產區種植比例最高的 Garnacha 格那恰 葡萄,因此在下意識裡就誤以為頭一只酒款就是以 Garnacha 格那恰 所釀造的酒款。

然後,接下來我就滿腦子的疑惑 ...... 手裡這杯從香氣到口感都太不像 格那恰了 !!! 反而非常的像 田帕尼歐 ...... 這是怎麼回事 !!! 難不成是釀酒師技高一籌的巔覆傳統嗎 ??? 隨後,酒莊代表開始解說第一只酒是由 85% 的 田帕尼歐葡萄為主體時,我內心不禁啞然失笑 ...... 果然是 Tempranillo 田帕尼歐啊 !!!



倒在杯中的酒色是炫麗的紫紅色,晶瑩透亮,非常非常的迷人,靠近杯口則會聞到水煮白玉米的玉米葉的香味,然後帶點微微的奶油香。酒液入口有飽滿的果肉味,底層則是煙草與煙燻味,甘甜滑順易飲。單寧細緻而帶有顆粒感,酒液吞嚥後的果香尾韻極長。


Bodegas Aragonesas Coto de Hayas Vina del Cierzo 2011 海亞斯北風陳年紅酒


酒莊代表在講解第二只酒時,提到在 DO. Campo de Borja 當地有種神奇的風,在它的吹拂下幾乎沒有病蟲害會發生在葡萄樹藤上,所以酒莊不需要為葡萄樹施用農藥,而葡萄樹也可以輕鬆的活上百歲仍很健康 !!! 因此,便以這得天獨厚的風 Vina del Cierzo 來為酒款命名 ~~~



由於酒莊擁有的葡萄園當中,有超過 1500 公頃都是四十歲以上樹齡的 格納恰,其中也不乏大量超過百歲以上的老藤,因此,縱使是低階的酒款所使用的葡萄樹齡都有相當的歲數,產量少且只能以人工的方式進行管理與採收。

早期的 Vina del Cierzo 是以 100% Garnacha 格納恰來進行釀造,但酒莊發現口感效果並不很好,於是在近些年做了比例上的調整,以 85% 上下之間的 Garnacha 格那恰為主體,佐以 10% 的 Syrah 以及 5% Mazuela。目的在於增加酒體風味的變化性,以及提升陳年能力。



倒在杯中的酒色是深遂的寶石紅,偏紅。前段有動物毛皮的羶香氣息,中段則是乾式香料與硝石氣味交混。酒液入口甘甜易飲,有近似酸梅的微酸與香氣,底層則有礦石、硝石的風味讓整體架構變得十分的立體。



過往,喝到釀得不錯的 Garnacha 格納恰 都會有種喝到特濃 黑皮諾的錯覺,原因就在於 Garnacha 格納恰 的莓果味是屬於紅色莓果的基調,會在草莓、覆盆子與蔓越莓之間變化。而前段的動物毛皮氣味在經過陳年後,常會轉換成森林腐葉、苔蘚、菌菇 ... 等氣味 ...... 這些都是在 黑皮諾 身上經常會嚐到的味道。沒想到,此次 Bodegas Aragonesas 亞拉崗酒廠 的代表就提出了「Garnacha 格納恰 是南方黑皮諾」的釀酒思維,讓我更加確立了自已過往的感官猜測。


Bodegas Aragonesas Coto de Hayas Garnacha Centenaria 2014 海亞斯百年老藤 格納恰


Bodegas Aragonesas 亞拉崗酒廠 由於擁有全世界最多的 Garnacha 格納恰 老藤,這樣的優勢就完全表現在 Coto de Hayas Garnacha Centenaria 2014 這只酒的身上 !!!



一般而言,擁有百年老藤的酒莊會特別把這些產量極珍稀的果串朝「口感集中」、「濃縮」的方向去釀造,同時會選用上好的橡木桶做長時間的熟成,讓整體酒液變得濃稠複雜,然後包裝成極珍稀高價的商品販售。

但 Bodegas Aragonesas 亞拉崗酒廠 卻反其道而行 !!!!

在生產履歷文字中,Garnacha Centenaria 使用 100% 的 Garnacha 格納恰 百歲以上老藤葡萄,浸皮發酵的時程僅只短短的十天,釀造完成後的酒液也只放入全新的法國橡木桶進行四個月的熟成就裝瓶。沒有過多的妝點,就像一位麗質的美女只在唇邊塗上淡淡的胭脂,更像從葡萄園上摘取一串玲瓏的果串,直接咬上一口 !!!



倒在杯中的酒色是深濃紅寶石色,比 Vina del Cierzo 2011 要來得濃上些許,香氣十分的內縮,靠近杯口只有聞到淡淡的紙板、材薪的氣味,也可以說是幾乎嗅聞不到什麼香氣。

入口的酒液則有著滿滿的甜美果味 ... 像把鮮採的仙楂、紅色漿果、蔓越莓全倒進果汁機裡絞碎,最後再灑上一丁點的白胡椒粉。單寧非常非常的細緻,在喝的當下幾乎感覺不到單寧的存在,直到酒液吞嚥後,滿口的果味散退後,才會感覺到舌苔表面的沙粒感。不過,單寧顆粒的殘存感非常的持久。


Bodegas Aragonesas Coto de Hayas Fagus 2011 海亞斯法哥旗艦之作


這只 Fagus 在西元 2000 年正式上市時,就在西班牙引起騷動,曾被評為「世界上釀得最好的 Garnacha 格納恰」、「釀造 Garnacha 格納恰 的最高典範」 ...... 而當天我個人喜好度第一名的酒款也是這只 Fagus 2011 !!! 尤其是看到報價單的數字時,差點忍不住衝動要抱一箱回家 !!! 只是家中存酒實在太多,老婆巳經不滿很久了,若是真抱它回家,大概也進不了家門了 ......... T   T .....



Fagus 2011 在釀造上有個非常特別的做法,就是當年度的酒液只使用 86%,另外的 14% 會添入上個年份 7% 的酒液與下個年份 7% 的酒液 ...... 這應該是西班牙 Solera 熟成思維的一種變化形式吧 !!!

這只酒倒在杯中的酒色深濃如墨,酒香氣奔放,不用太靠近杯口就能聞到酒釀黑櫻桃、大吉嶺紅茶、櫻桃果醬 ...... 等非常甜的香氣,那種甜香會讓人口水直流 !!!



酒液入口的濃縮感與集中度非常的驚人,就是世界一級名酒的口感與姿態,甘甜而濃縮的果味中帶著黑巧克力的微苦、硝石與煙燻的火藥味、最後再以辛辣的乾式香料收尾。在柔美的體態中帶有剛烈的骨性,像是剪著俏麗短髮的桂綸美,但是擁有 D 罩杯豐美身材的桂綸美。



擔任即時翻譯的美女 Kelly 說,Fagus 常被形容為釀給女生喝的頂級酒,確實它飽滿甜美的果味絕對是大多數女生會喜歡的口感。但它的濃縮度與複雜的味覺變化,以及中後段的火藥味、辛香料味,也是帶有強烈的 Man 感。整體而言,真不愧是「絕佳 Garnacha 格納恰 的典範之作」。


Bodegas Aragonesas Coto de Hayas Oxia 2008 海亞斯歐捷寶旗艦之作


這只酒每年限量不到 5000 瓶的生產,在場的酒友有人問到,5000 瓶不算少啊,如何定義它的珍稀 ???



簡單來說,以台灣 2400 萬人口而言,這年產 5000 瓶全賣給台灣,那等於每 5000 人只分的到一瓶 !!! 如果以全世界 60 億人口來算,每 120 萬人每年才能分到一瓶 !!! 如果每人 30 ml 排隊來喝的話,要排上四萬八千年才有機會喝上一口 !!! 這就是年產 5000 瓶的概念 ......

Oxia 使用的是 Sarda 與 Monte Alto 這兩座得天獨厚的葡萄園所採收的果串來進行釀造,發酵完成的酒液在法國橡木桶中熟成十八個月。



倒在杯中的酒色深濃不透光,酒香味滿滿的是森林溼氣、苔蘚、溼草根、腐葉 ...... 那種充滿禪意的香氣。我個人覺得它的整體風格就介於義大利酒王 Barolo 與 勃根地 Pinot Noir 之間,複雜而難以用文字具體形容,變化度極高,每一小段時間舉杯,杯中的香氣就換個樣貌 !!!


Bodegas Aragonesas Coto de Hayas Fagus 2006 (加碼酒)


最後的加碼酒是酒莊代表特別帶來的 Fagus 2006 年份酒,用意是在比較熟成十年後與新酒之間的風格差異,但其實 2006 年對於這種擁有幾十年陳放實力的酒來說,並沒有太大的改變。

倒在杯中的酒色同樣是深濃如墨,而香氣則非常的內斂沉悶,酒體風味則與 Fagus 2011 無太大之差別,這類極濃縮酒體的酒種陳放個十年其實並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建議酒莊代表也許下次可以提供 2000 年 ( Fagus 的第一個年份酒 ) 的版本,應該比較能看出老年份與新年份的差異性 !!!










2017年7月12日 星期三

希臘 Santorini 聖托里尼 的綠寶石 Assyrtiko 艾希提康_Domaine Sigalas 莊主訪台酒會_FineTaste 汎特思國際



{ ~~~ 如果說雪莉酒是把 西班牙的陽光給裝進瓶子裡,那產自 Santorini 聖托里尼的 Assyrtiko 艾希提康 則是把 愛琴海的綻藍海水給裝進瓶裡 ......  }





七月初,國內最大的葡萄酒盛事就是,希臘當代最具領導地位的 Domaine Sigalas 希格列斯酒莊莊主 訪台的訪問酒會。此次訪台酒會是由 FineTaste 汎特思國際 所籌劃,地點就選在信義區中的精品酒店 --- 寒舍艾麗。

Santorini 聖托里尼島就位在 Aegean Sea 愛琴海最核心位置的一座小島,全島面積不過 73平方公里,島上的居住人口也才 1萬 5千餘人,但這裡每年湧入的觀光旅客竟高達數百萬人之譜 !!! 因為這裡的 Oia 伊亞小鎮擁有世界最美的夕陽,幾乎可說是世人旅人對希臘印象最深刻的地標。




Santorini 聖托里尼島除了藍白相間層層堆疊的美麗建築物,讓世人為之醉迷而流漣忘返外,這座彎月形島鏈的出現也是充滿著許多傳奇色彩。

據科學家的推測,大約在 3600多年前愛琴海的正中心出現了一次非常劇烈的火山爆發,因為連續的地震與高溫熔炎的作用,使得原本環形的島嶼結構崩塌了兩個大缺口,最後形成了彎月形的 Santorini 聖托里尼島 與 Thirasia 錫拉夏島、Aspronisi 阿斯普羅島 ... 等島鏈環繞的現況。




在火山噴發的那段時間,光是 Santorini 聖托里尼島上就聚積了 60米至數百米的火山灰,這些火山灰直接造成了愛琴海上許多島國的滅亡,特別是重要的古文明 --- 米諾斯文明的殞落,據科學家的推測正是因為 Santorini 聖托里尼島火山爆發所致。

火山灰雖然摧毀了愛琴海上許多重要的古文明城市,但也同時造就了 Santorini 聖托里尼島獨一無二的葡萄酒風土條件 !!! 因為在充滿浮石以及火山灰質的土壤中,令葡萄果農聞之色變的根瘤蚜蟲難以存活,這裡有號稱至少 3600年以上不間斷的葡萄種植與葡萄酒釀造的悠久歷史。





Giristi 窠式剪枝法 與 Koulouri 圈餅式剪枝法


最近看了一本幾乎沒啥講到葡萄酒的「葡萄酒書」,是由一位法國作家 奧利維耶-麥葛尼所寫的「來喝葡萄酒 Into Wine」。在這本著作中的前三分之一篇幅,幾乎都是在為 Terroir (風土) 這一個法國名詞做論述,Terroir = 土壤+氣候+人。

若按天、地、人這樣的詮釋法來看 Terroir,希臘的 Santorini 聖托里尼無疑是全世界最具有 Terroir 資產的葡萄酒產區 !!! 這裡有獨步全球的浮石與火山灰所組成的深厚土層,有揚名世界的海洋氣候,也有著當地農民為了克服土壤與海風的特殊環境而創造出來的農耕法 ...... 而這樣絕無僅有的奇幻 Terroir全島加總的葡萄園面積也不過 1400公頃 !!!




Giristi 窠式剪枝法


因為火山灰的土壤結構是非常鬆散的,葡萄樹株常被強勁的海風吹襲、強烈陽光的照射而無法健康生長 ...... 於是,久遠以來 Santorini 聖托里尼當地的農民就發展出把葡萄藤編織成籃子的形狀,讓葡萄果串就在中間屢空的地方生長,藉由一圈圈的葡萄藤與枝葉來保護果串。



這樣的 Giristi 窠式剪枝栽種法,想當然爾產出的果串量非常有限,而且一定只能以人工方式進行採收,同時,在葡萄樹藤的維護照顧成本上,也比一般常見的葡萄園要來得辛苦。

Koulouri 圈餅式剪枝法


Koulouri 是希臘傳統的一種捏成圈狀的烤麵包,外皮撒滿酥脆的芝麻,內裡的麵肉Q軟耐嚼,花樣款式眾多,甜鹹口味都有。



在某些海風沒那麼強勁的地塊,葡萄藤會被農民細心整枝成一個個像是 Koulouri 圈餅的形狀,每個圈圈都垂直遠離地面,讓葡萄果串就舒服的在圈裡成長。這樣的剪枝法同樣非常耗費人力與時間,也只能以人工方式進行葡萄採收,每公頃的收成量約末都在 2200公升左右。






Santorini 聖托里尼 的綠寶石 Assyrtiko 艾希提康 青皮葡萄


幾千年來 Santorini 聖托里尼島上的農民會在自家的農田裡混種數個不同葡萄品種,甚至,不論是紅葡萄或青葡萄都是混種在一塊。把數個不同品種的葡萄混種在一起,其實是古時候農民在對抗每年不同的氣候變化所積累的智慧結晶。




在古代農耕技術尚不如現今進步的當時,整個葡萄園若只栽植單一葡萄品種,萬一遇上病害或氣候干擾時,整座葡萄園可能連一粒葡萄的收成也沒著落 !!! 但若是混合種植多個不同品種的葡萄樹種,由於彼此的結果採收時間錯開,對病害的抵抗能力也互有高下,總不至於一整座葡萄園都沒收成的窘境。

在葡萄牙的波特酒產區也有相同的混種情況,當時,葡萄牙第一名莊的酒莊代表也說,在一座葡萄園裡種植多種不同品種的葡萄樹藤,為的就是保証每年都能有葡萄可以收成,而園內究竟有多少的葡萄品種,多到連他自已也說不準 !!!



不過,近些年來由於 Santorini 聖托里尼島農民發現當地的原生青葡萄品種  Assyrtiko 艾希提康 有極其優異的品質特色,巳開始逐年逐年的將葡萄園裡的其他葡萄品種改種成 Assyrtiko 艾希提康。而被移除的其他原生葡萄樹種為了不使其滅絕,則另外成立了一座葡萄樹博物園來保存這些流傳千年的珍貴樹種。




此次的 Domaine Sigalas 莊主訪台酒會中,一共品嚐到多達七款由 Assyrtiko 艾希提康所釀造而成的酒款,從新式的干型白酒到傳統的甜型酒都有。而我個人的直接感受就是「Assyrtiko 艾希提康 把 愛琴海那湛藍海水給吸納進酒液裡 !!! 把 愛琴海的綻藍海水給裝進瓶裡 ...... 」




縱使是釀製成甜型的 Vinsanto 也能從甜滑的酒液中,嚐到來自海洋的那股暖暖的鹹味,再加上明亮帶有礦石調的高酸感,完美的詮釋了屬於 Santorini 聖托里尼 得天獨厚的 Terroir。



Domaine Sigalas 希格列斯酒莊


到 希臘旅遊必去的景點就是 Santorini 聖托里尼島,而 Santorini 聖托里尼島必去的景點就是號稱擁有「世界最美的夕陽」的 Oia 伊亞小鎮,而 Domaine Sigalas 希格列斯酒莊就位在這座每年有百萬旅人造訪的小鎮上。



Domaine Sigalas 希格列斯酒莊莊主 Paris Sigalas,自幼就在家族的釀酒工坊裡,耳濡目染傳統的希臘葡萄酒釀造工藝。隨後,在西元 1991年與 Christos Markozane、Yiannis Toundas 這兩位好友一塊成立了 Domaine Sigalas,目的是為了採新式的釀酒技術來釀造出可以名揚國際的葡萄酒。

西元 1994年,酒莊參與了政府推行的有機耕種計劃,並且取得相關的有機認証。西元 1998年,酒莊建置完成 Santorini 聖托里尼島當地最大的現代化釀酒廠,擁有年產量達 30萬瓶的釀造與裝瓶能力。

Paris Sigalas 致力於推廣 Assyrtiko 艾希提康 這個原生於 Santorini 聖托里尼島的青葡萄品種,並且以旗下 14公頃有機種植的 Assyrtiko,率先推出干型酒款,成為當代 Santorini 聖托里尼島上釀造干型葡萄酒的先驅。













2017年7月5日 星期三

法國 Le Guishu 樂桂枝酒莊 稻米酒 品飲會_蘇維翁國際_葡萄酒隨手記 2017-07


對於 Le Guishu 樂桂枝酒莊的三只酒款,我的內心只有佩服到幾乎要下跪膜拜的悸動 !!!

當我知道它使用的是越南米種,當我知道它完全不玩日本那種把米磨掉大半,只取米心的那種浪費食物又呼悠人的變態釀法,當我知道它直接用生米浸水泡軟後發酵,完全沒有經過炊煮讓澱粉轉化成糖的工序後 ...... 我就明白了,這位法國釀酒師 Olivier Sublett 完全超越了東方人的思考框架,把稻米這種釀酒原料帶往一個全新、創新的領域 !!!



當日酒單 ~~~


  • Le Guishu Dry-Sec 法國稻米酒-楊貴妃
  • Le Guishu Non Filtre 法國稻米酒-李白
  • Le Guishu L'Umami 法國稻米酒-秦瓊


進口商是用「法國清酒」來為之命名,但我個人認為它的風格體態完全超越凌駕在「日本清酒」之上,再加上它的製程完全與「日本清酒」不相干,是徹徹底底的走出自已的新路子,用「清酒」這種源自日本酒的酒名來為之命名,對它而言實在是一種污辱 !!!

這個酒系未來將會自成一格,甚至台灣對釀酒有興趣的酒友們都應該認真的思索研究,把它發展成一個屬於台灣稻米酒的酒系 !!!


Le Guishu Dry-Sec 法國稻米酒-楊貴妃


由於這間酒莊是在去年才在亞洲正式發表這三只「稻米」酒款,也因為這三只酒款的創意發想而受到國際各酒媒體的關注,所以,酒莊方面對於「稻米」酒的許多釀酒資訊都非常的保密,畢竟,這是釀酒師的創意與數年研究的心血結晶。未來勢必會有相當多的模仿者出現,但他目前只能儘可能的保留自已的釀製祕訣,這也是人之常情 !!!



基本上,由於酒款正式發表至今才第二個年頭,在法國當地絕對是不可能有什麼法定產區規範可以依循,所以,在酒標上看不到任何的產區認証標章。酒莊所在地是在 波爾多北部的干邑區,稻米來自北隆河產區的越南米種。



大致上了解的釀造方式是,稻米完全以生米型態添入特別培養的酵母菌進行釀造,米粒沒有經過任何的打磨處理。發酵完成的酒液在除渣後,再添入 20% 的 Ugni Blanc白玉霓,然後隨即裝瓶出貨。整個從原料到釀製成酒裝瓶的時程約為一個月。



倒在杯中的酒色是極淺黃色調帶有些許的綠光,酒液有種果凍的果膠感。香氣非常的奔放華麗,前所未聞而難以具體形容,大致上是由黃檸檬皮與白色花香,這樣雙重的果皮香氣與花香為主調。酒液入口時則會出現一種紙張的中性木質香氣,以及新鮮的青色葡萄果肉香氣。



口感非常清爽消暑,柔滑而酸感細緻,有極滑口的甘甜尾韻,非常易飲。我個人雖然愛酒,但飲酒的量卻是極其節制 ...... 可是這只酒款我完全無法抵抗它的誘惑,不自覺的一再拿起酒杯啜飲。

用稻米為原料竟能釀出如此清爽、柔滑又點有濃郁香氣的酒體,實在是遠遠超乎世人的想像 !!! 特別是對於稻米習以為常的我,真的給了我非常強烈的啟發與感動 ......。



Le Guishu Non Filtre 法國稻米酒-李白


這只 Le Guishu Non Filtre 使用的米種與 Le Guishu Dry-Sec 完全相同,差別只在於它拿掉了 20% 的 Ugni Blanc白玉霓,然後發酵所使用的釀母也不一樣,發酵完成後沒有經過過濾就直接裝瓶。



喜歡日本清酒的人應該都曉得「酵母」是日本清酒千變萬化的最主要核心技術,日本酒的原料米大致就那幾大種類,但藉由不同酵母的交叉作用,就可以為酒液帶來截然不同的風味與風格。而這位 法國莊主也是用同樣的概念來設計出稻米酒的萬千風采 !!!!



倒在杯中的酒色與 Le Guishu Dry-Sec 難分軒輊,香氣則是非常近似日本大吟釀,有著非常清雅的塑化香、水梨、茉莉花 ... 等複雜又細緻的香氣。酒液入口則完全沒有日本酒所常見的「辛口」感,無比絲滑甘甜,也全然沒有一絲酒精氣息。



我還是要再次的強調 Le Guishu Non Filtre 是個全新的酒種,它的釀造方式完全超脫我們過往對穀物酒的認知。但若是硬要拿日本的吟釀級別的酒款來與 Le Guishu Non Filtre 相比較的話,日本的吟釀從香氣到口感都遠遠遜色於這只來自 西方法國人之手的稻米酒 !!!





Le Guishu L'Umami 法國稻米酒-秦瓊


最後的壓軸酒款是甜型的 Le Guishu L'Umami ... 這只酒的風味在歐陸的評價甚高,有許多米其林餐廳的主廚都特是喜歡這只酒的複雜風味,而對於我個人而言,它真的太有個性,太有自我屬性,能我們華人所熟悉的「稻米」去釀出如此風味,真的是一件全然無法想像的事情。



俊良大哥解釋這酒液近似陳年貴腐酒的古金色澤,是源自於至少三種米種 (黑米、紅色、白米) 所混合形成的。實際的稻米混合比例是不能公開的商業機密,稻米調配混合後浸水軟化,接著投放專屬培養的酵母菌群進行發酵,發酵完成後除渣裝瓶。全部製程約一個月。




這只酒的酒香氣味無比華麗,前段有濃濃的焦糖、牛奶糖、椰子、烘烤可可豆、青梅等香氣,若是把酒液晃杯旋開,則會嗅聞到紅石榴汁、感冒糖漿、杏仁果核 ... 等香氣。酒液入口的酸感柔滑,甜感的配比恰到好處,餘韻非常非常的悠長。





這三只來自 法國的稻米酒真的讓我內心有著無比強烈的澎湃衝擊 !!! 稻米明明是台灣最重要、產量也是最大的農產品,但我們竟無人能從中去找出創意發想的突破點,頂多看到的就是仿效著日本清酒的模式在玩,但這條路線如何能玩得過巳經有上千年歷史經驗傳承的日本 ???

來自 法國的 Le Guishu 稻米酒讓我看到了台灣稻米的活路與出路 !!! 法國人利用西方人的思維來釀稻米酒,而最後的成品竟是如此細緻高貴 !!! 如果法國人能,台灣人豈能不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