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1日 星期五

Marques de Casa Concha_Concha Y Toro 智利 孔雀酒莊 爵士系列 四十週年慶祝酒會_威廉彼特_N°168 PRIME


不知不覺一年又快到了尾聲,最近一些親友碰面總是會問我如果想送葡萄酒給客戶當禮物,有沒有推介的酒款 ???

這樣的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原因是 ...... 會如此詢問的親友通常對受禮者的口味嗜好不太清楚,如果冒然推介太有個性的酒款,萬一不被受者禮所欣賞,那贈禮的心意就會大打折扣。還有,酒莊的名氣也是關鍵之一,做為禮品的出品酒莊如果名氣愈大,在網路上愈是容易搜尋得到,自然也會讓受禮者有體面的感覺。



昨天在參加完 智利 Concha Y Toro 孔雀酒莊 Marques de Casa Concha 爵士系列 的「四十週年慶祝酒會」後,我終於找到十分適合做為送禮標的的系列酒款 !!!

早在大航海時代,Jose de Santiago Concha y Salvatierra 就代表 西班牙國王來到南美洲進行殖民統治的工作,後來因為功勳彪炳而被 西班牙國王冊封為 孔雀爵士 ( Marques de Casa Concha ),成為殖民地區的一位貴族門閥。



西元 1883 年,第七代 孔雀爵士 Melchor de Santiago Concha y Toro 以家族在智利的封地成立了 Concha Y Toro 孔雀酒莊。如今,Concha Y Toro 孔雀酒莊 旗下擁有的葡萄園總面積高達四千一百多公頃,每年葡萄酒的產出量達到九百萬箱之巨,系列品牌一共有十九款。

其中,以 Marques de Casa Concha 孔雀爵士為名的 孔雀爵士系列首次發表於西元 1976 年,到今年剛好屆滿四十周年,在酒莊十九個系列品牌中屬於 Super Premium 特等精選酒款,每年限量供應。



以 Concha Y Toro 孔雀酒莊 這種年產量高達九百萬箱的葡萄酒巨擘,葡萄酒風味會極力控制在絕大多數飲酒人口所喜好的風味。絕不會有澀感過重、酸感過高 ... 香氣風格太獨特的情況出現 !!! 再講白一些,就是絕大部分的人,就算是第一次喝葡萄酒的人,都不會覺得難喝的中庸路線。

因此,選為贈禮的酒款是十分保險而安全的標的,再加上我查找到 Marques de Casa Concha 孔雀爵士 全系列網路上的末端售價約都在新台幣 1000 元上下之間浮動,也是非常符合禮品的預期價格。



Concha Y Toro 孔雀酒莊 家大業大,是南美洲首家以葡萄酒為業的股票上市公司,橫跨的葡萄酒產區與葡萄品種巳不是三言兩語所能帶過,附上官網連結,有興趣了解更多的酒友可以參考,本文只針對「爵士系列 四十週年慶祝酒會」當天品飲的心得做分享 ~~~

Concha Y Toro 智利 孔雀酒莊 官網連結





「爵士系列 四十週年慶祝酒會」當天品飲酒單如下 ~~~


  • Marques de Casa Concha Chardonnay
  • Marques de Casa Concha Pinot Noir
  • Marques de Casa Concha Merlot
  • Marques de Casa Concha Carmenere
  • Marques de Casa Concha Cabernet Sauvignon
  • Marques de Casa Concha Limited Edition País Cinsault





慶祝酒會是由 Marques de Casa Concha 孔雀爵士 品牌釀酒師 Marcelo Papa 親自擔任講解,他依據地塊風土的不同,將六只酒款分成三個階段來品飲。Chardonnay 與 Pinot Noir 地處最北方的葡萄園地塊,且南北差有一千公里之遠 ( 約為台灣南北差的二倍 ),因此有其十分強烈的風土氣候獨特性。Merlot、Carmenere 與 Cabernet Sauvignon 則同屬於第二階段的品飲酒款,三只葡萄品種的葡萄園是鄰近的。



最後壓軸的則是 Marques de Casa Concha 孔雀爵士系列 去年才正式發表,今年首次引進台灣的全新酒款 Limited Edition País Cinsault。這只酒的酒色輕盈,與 Pinot Noir 相較還略為淡麗些許,通常從酒色上會被歸類在較輕淡的酒體,但它排序在酒體最為厚實的 Cabernet Sauvignon 卡本內蘇維濃 後面品飲,居然完全沒有絲毫的失色感,算是全場最令我驚奇的酒款。


Marques de Casa Concha Chardonnay 2014


這只酒款的葡萄園來自北方臨海的 Limari Valley 利馬里谷地,釀酒師 Marcelo Papa 解釋這裡的表面土壤為紅土,但往底層挖開會發現大量的石灰岩層地質,這樣的土壤環境極其適合 Chardonnay 夏多內 與 Pinot Noir 黑皮諾的生長。

另外, Limari Valley 利馬里谷地 離海岸線僅只有十五公里,而且中間全無屏障,太平洋的海風是整個葡萄園區最大的氣候影響關鍵,年均最高溫也只在 25 度左右,是非常乾冷型的海洋氣候地塊。



按官網的生產履歷顯示,葡萄採收期約在二月進行,葡萄發酵時程只有十二~十五天,只取 5% 的葡萄酒液進行乳酸發酵,然後轉入橡木桶進行十一個月的熟成,熟成期間會定時攪桶。

倒在杯中的酒液是極清淡的鵝毛黃,晶瑩透澈。靠近杯口會聞到青檸檬皮、海塩與涼涼的薄荷草香氣。酒液入口有讓人精神為之振奮的酸度,清爽而凝聚的酸感,甘冽,酒精氣息略重。我個人覺得,這只酒侍飲的溫度愈低愈好,極適合佐餐。


Marques de Casa Concha Pinot Noir 2015


Pinot Noir 黑皮諾 與 Chardonnay 夏多內同樣來自北方的 Limari Valley 利馬里谷地,葡萄園實際座落位置則是在 Chardonnay 夏多內的南邊,按官網的生產履歷顯示,它的釀造方式也極為特殊。



葡萄採收後先經過七天的低溫浸皮,之後再進行十二~十四天的酒精發酵作業,另外,會特別留取小批量的果實原料連葡萄果梗一起進行發酵,這批含果梗發酵的酒批會經過乳酸發酵,然後再置於不銹鋼槽中熟成十四個月。

另外,正常發酵工序的葡萄酒液則是使用法國橡木桶進行十四個月的靜置熟成,最後再將各酒批調混裝瓶上市。



Pinot Noir 黑皮諾 倒出的酒色是非常艷麗的紫紅色,偏紅,酒色深濃而透光。酒香味有點沉悶,是一種帶著草梗氣息的酸性莓果香,調性非常接近紐西蘭的 Pinot Noir 黑皮諾。酒液入口的酒感紮實,酒精氣息略重,單寧非常清晰卻又細緻不咬口,非常有礦石感、草藥味 ... 酸度中等。



這只酒可說是我喝過最獨具風格的 Pinot Noir 黑皮諾,尤其是酒液在口腔中悠轉時帶出的草本氣息 ...... 讓我覺得很是有趣,因為這只酒非常的年輕,使我不禁猜想過往喝到 勃根地黑皮諾 那種森林苔蘚、松露、菌菇等草本風味是不是就是從中轉換而來的。希望未來有機會能來場同酒莊的 Pinot Noir 黑皮諾 各年份垂直品飲,也許就能找到答案 !!!


Marques de Casa Concha Merlot 2014


Merlot 梅洛的葡萄園所在地是 Maule Valley 莫萊谷地,這裡距離 Limari Valley 利馬里谷地 有近五百公里之遙,氣候也更形溫暖,土壤結構是以沖積土、沉積土所組成,非常適宜 Merlot 梅洛 葡萄的發展。

不過,Marques de Casa Concha 孔雀爵士系列的 Merlot 梅洛通常不是 100% 的單品,而是會以 85% 以上的 Merlot 梅洛 再混入 10% 以上的 Cabernet Sauvignon,以及少許的 Carmenere ( 有些年份會拿掉 Carmenere )



葡萄採收後只進行短短的七到九天就完成發酵作業,然後將大部份的酒批轉往標準型的法國橡木桶進行十八個月的熟成,但有小批量的酒液是刻意使用 5000 公升的巨型橡木桶熟成,熟成時程同樣是十八個月,最後再進行酒批的混合與裝瓶。

倒在杯中的酒色是非常深濃艷麗的紫紅色,偏紫而深遂不透光。香氣就是非常新鮮完熟的莓果香氣 ...... 老實說,Merlot 梅洛 與接下來品飲的 Carmenere 卡門內里、Cabernet Sauvignon 卡本內蘇維濃 這三款葡萄酒不論在酒色或酒香上,我都很難能分辨差異 !!!!



當然,三只酒款一塊倒出品飲時,絕對是可以分辨出其中的不同處,但如果是在不同的時間、地點品飲這三只酒時,我真的很難能精準的猜出葡萄品種 ...... 因為它們三款的香氣調性太過接近,都是非常完熟的黑色莓果香,你可以用藍莓、黑加麗、黑櫻桃 ... 等各種華麗詞句來形容都行 !!!



酒液入口的酒體結構紮實,沒有預期中的濃重甜感 ( 過往喝到新世界的 Merlot 梅洛 都會有偏甜的傾向 ),酸感清晰但柔滑不刺激,最讓我欣賞的是釀酒師對單寧的控制,五只紅酒的單寧都是極細緻輕柔的,起初並不會感覺單寧的存在,但隨著酒液攝取量的增加,單寧會逐漸在舌苔上堆積出顆粒感 !!!

這種顆粒感的單寧非常的舒服,而且會讓餘韻無限的延長,在不喝酒時,舌苔上的單寧顆粒會溶解出葡萄果乾的甜美滋味,讓腦海充滿著浸泡在葡萄酒海的愉悅心情。


Marques de Casa Concha Carmenere 2014


Carmenere 卡門內里是葡萄園是來自於 Peumo 佩烏莫 產區,Carmenere 卡門內里 原本是 法國 波爾多混釀 法定六個葡萄品種之一,但由於它嬌貴難以種植,在 波爾多巳十分少見,目前卻在 智利大放異采,成為 智利較為著名的區域性葡萄代表品種。



另外,Marques de Casa Concha 孔雀爵士系列的 Carmenere 卡門內里 也是以 85% 以上的 Carmenere 卡門內里 再調混入Cabernet Sauvignon 卡本內蘇維濃,而非 100% 的 Carmenere 卡門內里 單品。

葡萄採收後僅經過八天的浸皮發酵即完成,隨後,轉入法國橡木桶進行十六月的熟成。



在喝這只 Carmenere 卡門內里 時,終於有人向釀酒師 Marcelo Papa 提出「如何分辨 Carmenere 卡門內里 與 Merlot 梅洛 香氣的不同」這樣的疑問 !!! 這也是我個人十分好奇的疑惑,因為它們的香氣調性真的太過接近,能否指引出一個比較清楚的可供辨別的「點」,來讓木舌的我們可以在未來的日子裡別再把 Carmenere 卡門內里 猜成 Merlot 梅洛 !!!

雖然,釀酒師有很認真的解釋了 Carmenere 卡門內里 與 Merlot 梅洛 在香氣調性上的不同,但我有聽沒有懂,也就不再轉述。



倒在杯中的 Carmenere 卡門內里 同樣是深濃偏紫不透光的紫紅色,香氣同樣是非常討喜的完熟莓果香,與 Merlot 梅洛 在酒色與酒香上真的很容易混淆,我很專注仔細的反覆嗅聞,只能說,Carmenere 卡門內里 多了一股黑糖香是在 Merlot 梅洛 身上聞不到的。

但酒液在口腔裡就可以明顯感受出差異性了, Carmenere 卡門內里 的酸感柔滑,單寧也細緻有堆積感,重要的是尾韻有股明顯的辛辣味以及甘草味 !!! 特別是那甘草味會隨著酒溫昇高而變得更加明顯。


Marques de Casa Concha Cabernet Sauvignon 2014


Cabernet Sauvignon 卡本內蘇維濃 是 Marques de Casa Concha 孔雀爵士系列 成立時首推的第一只酒款,也是我個人在當天品飲的六只酒中最喜歡的酒款 !!!



當釀酒師 Marcelo Papa 在解說 Cabernet Sauvignon 卡本內蘇維濃 的葡萄田地塊時,林裕森老師提出了一個十分有趣的問題,希望釀酒師能解說一下同樣位處 Maipo Valley 瑪伊玻谷地 的另一只名酒 Almaviva 與 Marques de Casa Concha Cabernet Sauvignon 的差別 !!!

Almaviva 活靈魂 --- 又被稱為「智利酒王」,在西元 1997 年,法國 波爾多一級名莊 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 木桐堡 來到 智利尋找合作伙伴,然後與 Concha Y Toro 孔雀酒莊 一起合作成立了新的頂級酒莊品牌 Almaviva Winery,隨後,酒莊出品的頂級酒款 Almaviva 活靈魂 便成了智利地區的指標性名酒。



Marques de Casa Concha 孔雀爵士系列 與 Almaviva Winery 同屬 Concha Y Toro 孔雀酒莊 旗下品牌代表作,而 Marques de Casa Concha Cabernet Sauvignon 的地塊又於 Almaviva 相同,可說是大水沖倒龍王廟,自家人打自家人的局面 ...... 但釀酒師 Marcelo Papa 的回答仍令我感到有趣。



釀酒師 Marcelo Papa 特地開了一張 Maipo Valley 瑪伊玻谷地 葡萄園地塊的平面圖,他指出 Marques de Casa Concha 孔雀爵士系列 所使用的葡萄園一共有三處,而這三處恰巧包圍了 Almaviva 所使用的葡萄園。釀酒師利用三個區域的些微風土差異去調配出最佳的 Cabernet Sauvignon 卡本內蘇維濃 口感,他自認為由他所親釀的 Marques de Casa Concha Cabernet Sauvignon 與 智利酒王 Almaviva 所差無幾 !!!

但釀酒師 Marcelo Papa 語後仍謙遜的說,畢竟 Almaviva 所占有的葡萄田的葡萄樹藤較老,擁有更為紮實的酒體也屬必然的現象,言下之義也意味著「要不是老子分到的田不夠老,我釀出來的酒鐵定能打掛智利酒王」!!! 哈哈哈哈

但話說回來,Marques de Casa Concha 孔雀爵士系列 的牌價比 Almaviva 要便宜太多,CP值上是穩操勝算的 !!!



倒在杯中的酒色與前兩只不相上下,酒香氣也是完熟的黑色莓果甜香,酒液入口酸感與單寧感具佳,有酸梅味,甜感是三只酒中最強的。我尤其喜歡那酒液初入口時的甜美莓果風味,全然沒有單寧澀感的刺激,然後,隨著啜飲的酒液增多,舌苔才開始感覺到單寧的存在,接著,單寧堆積到一定的強度後,會開始不斷的釋放出葡萄果乾的甜韻 ...... 讓葡萄酒風味的廣度與深度都無限的延申 ...... 。


Marques de Casa Concha Limited Edition Pais Cinsault 2015


此次的壓軸酒款是一只混釀酒 --- Pais 派斯 混 Cinsault 仙梭。Pais 派斯 葡萄是十六世紀時,由西班牙人帶往南美洲的葡萄樹,在經過長時間的雜交後延伸而成的原生品種,目前也是智利當地種植面積最大的葡萄品種。



由於過往酒莊只把目光放在能得獎的國際葡萄品種,因而忽視了當地原生葡萄品種的特殊性,但近年來,智利許多酒莊與釀酒師都逐漸開始重視起在地風格的形象塑造,而原生於智利的 Pais 派斯 葡萄理所當然的成為釀酒師們發揮創意的重要標的 !!!



Marques de Casa Concha 孔雀爵士系列 所使用的 Pais 派斯 葡萄是採自百歲以上的老樹藤所結成的果實,而 Cinsault 仙梭 的葡萄樹齡也都至少是五十歲以上的老藤。發酵有部分酒批採不銹鋼槽釀造,而一部份酒批則以舊的橡木桶進行發酵作業,發酵完成後於不銹鋼槽調混,並且熟成七個月後裝瓶。



酒液的顏色跟第一只品飲的紅酒 Pinot Noir 黑皮諾極相似,但 Pinot Noir 的酒液多了點懸浮物的粉感,而 Limited Edition Pais Cinsault 則非常的晶瑩通透。初始的酒香味非常的像 薄酒萊 ...... 正當我內心有這樣的疑惑感受時,釀酒師 Marcelo Papa 說在不銹鋼槽發酵的酒液部份,使用的是與薄酒萊相同的「浸泡二氧化碳發酵法」 ...... 難怪從香氣上會有種聞到薄酒萊的錯覺出現 !!!

酒液入口單寧感趨近於無,酸感清晰有甜韻,酒液在口腔裡會轉化出紅棗、枸杞的香氣,而且隨著酒溫昇高,紅棗香氣也愈是明顯。另外,酒液吞嚥後會有股淡淡的苦味與辛辣味,酒精氣息濃重。這只酒 林裕森老師說是他當天品飲後最喜歡的酒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