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30日 星期日

La Guita Manzanilla 西班牙 雪莉區 小麻繩酒莊 品牌大使來台訪問酒會_Salud Food & Wine_台灣莎祿 2016-10


此次由 Salud Food & Wine 台灣莎祿 所邀請的 La Guita 小麻繩酒莊 品牌大使來台訪問酒會,是一場非常學術性的品酒會,因為,雖然品飲的酒款眾多,但實際卻只有兩款酒在未來會引進台灣市場,而其餘的品飲酒款都僅只純粹讓與會的酒友比較,在 Solera 熟成系統中各個不同階段的酒體風味變化 !!!



當日品飲酒單如下 ~~~


  • La Guita Sobretabla
  • La Guita 4a Criadera
  • La Guita 2a Criadera
  • La Guita Manzanilla
  • La Guita en Rama


由於雪莉酒的釀造方法與歷史背景我都巳經獨立成一篇文章分享,這裡就單純只記錄 La Guita 小麻繩酒莊 當日品飲的 Manzanilla 各個不同熟成階段的風味心得分享,對於雪莉酒有興趣了解更多的酒友,可以參考我同一時間撰寫的分享文 ~~~

Jerez-Xeres-Sherry 西班牙 雪莉酒 的介紹總整理





在西班牙法定能冠上 Jerez-Xeres-Sherry 雪莉酒字樣的產區是由 Jerez de la Frontera 雪莉市、Sanlucar de Barrameda 桑盧卡爾市 與 El Puerto de Santa Maria 聖瑪麗亞市 這三座城市所組成,而其中在西北方最貼近 大西洋的 Sanlucar de Barrameda 桑盧卡爾市 又因為其海港氣候特別適合 Flor 酒花的培養,這裡所產出的 Fino 有著非常與眾不同的洋甘菊風味,因此,這裡以 Fino 方式培養出來的雪莉酒又有獨特的名稱 --- Manzanilla。

Manzanilla 在西班牙語也是洋甘菊的意思 !!!


La Guita 小麻繩酒莊 是 Sanlucar de Barrameda 桑盧卡爾市 極重要且最具規模的雪莉酒廠,酒莊創立於西元 1852 年,當時酒莊主人 Domingo Perez Marin 習慣對來沽酒的酒客問 : 你有麻繩嗎 ??? 因為在西班牙語 Guita 意指麻繩,也意指錢 !!! Guita = Money = 錢 = 麻繩。久而久之,酒莊干脆就以 La Guita 為酒莊莊名,並在西元 1908 年註冊登記。



擁有 160 餘年基業的 La Guita 小麻繩酒莊 擁有兩項引以為傲的鎮莊寶器,一個就是酒莊擁有在 Sanlucar de Barrameda 桑盧卡爾市 地區聲譽品質均為第一的單一葡萄園 Miraflores,這座與眾不同的單一葡萄園有著十分特殊的土壤結構,它同樣是以 Albariza 白堊土為主要成份,但在表面卻又覆蓋了 10~ 15 公分的 Lustrillo 這種可以讓酒液發展出煙燻氣味的特殊土質結構。

而另一項鎮莊寶器則是酒莊擁有兩組 Solera 系統,一組堆疊層數為六層,培養初始年份為西元 1952 年,至今不曾間斷過 ...... 而這種系統還有一個 San Juan de Dios 「聖約翰之神」 的神祕稱號。而另一組 Solera 系統則為五層的堆疊 ( Criadera ),這組系統刻意放置在不同的氣候環境進行培養,兩組 Solera 系統加總為 16000 只橡木桶的龐大培養系統 !!!

La Guita 小麻繩酒莊 的官網有非常完整的 西班牙雪莉酒介紹,有興趣了解更多的酒友可以參考網站連結 ~~~

La Guita 小麻繩酒莊 官網連結




La Guita Sobretabla


這只 Sobretabla 是今年剛採收的葡萄,經過酒精發酵後,完成中性白蘭地加烈的雪莉原酒。在 林裕森 老師的「西班牙葡萄酒」一書中曾提到,在雪莉酒區當地的小酒館經常可以看到這種未經 Solera 熟成系統的雪莉原酒在販售,口感極為清爽迷人。



但由於未經熟成的原酒非常的脆弱,容易在運送過程中變質,因此,離開 西班牙 雪莉酒區後就不太容易能喝到這種與一般白葡萄酒無異的雪莉原酒 !!! 所以,能在台灣的品酒會上喝到 Sobretabla 是非常令人驚奇且興奮的事 !!!



Sobretabla 是剛完成葡萄汁的發酵,然後添入中性白蘭地把酒精濃度拉升到 15%,準備進入 Solera 熟成系統的最上層木桶群,因為 La Guita 小麻繩酒莊 的 Solera 熟成系統 共有六層堆疊,所以最上層按慣例的編號為 5a ( 6 Criadera )。



La Guita Sobretabla 倒在杯裡的酒色是呈切塊後的富士蘋果黃,接近無色,有晶瑩的油光感。初始在杯口聞到的是核果、堅果的香氣,香氣有點沉悶,但約略過了十分鐘後,香氣開始明顯轉強,而且往硬質糖果的甜香味發展,然後再轉成香蕉油、雪碧汽水的香味。

酒液入口酸感柔滑,有濃重的酒精感,以及一種淡淡的苦味與海塩味交融。倘使以白酒的標準來評飲,La Guita Sobretabla 巳經是只相當高質量的好酒。


La Guita 4a Criadera


這是從 小麻繩酒莊 的 Solera 熟成系統 由下往上數第五層的酒液,算是只經過短暫的年份培養,酒莊代表說他個人很喜歡這個階段的酒體風格,因為在這個階段酒液會突然出現一種煙燻氣息,他們曉得是因為 Lustrillo 這種泥土層所產生的特殊氣味,但只有在初期培養的階段那煙燻氣味會最為明顯。



倒出的酒色比 La Guita Sobretabla 略向金黃色靠攏,香氣也比 La Guita Sobretabla 要來得活潑,不用太靠近杯口就能嗅聞到紹興酒味、煙燻木材味與瓦楞紙味 ...... 如果把酒杯放回桌上,以遠距離的方式嗅聞酒液揮散在空氣中的香氣時,則會聞到一股甜甜淡淡的切塊蘋果香。

酒液入口的滋味與 La Guita Sobretabla 很是接近,但海洋氣息增加了許多。 ( 指的是海塩味 )




La Guita 2a Criadera


這是從 小麻繩酒莊 的 Solera 熟成系統 由下往上數第三層的木桶所抽出的酒液,巳經經歷了過半 Manzanilla 雪莉酒所需熟成的年份。



倒出的酒色像極了把金泊溶解在酒液中,十分清透又泛著油光。香氣則又轉趨內斂、沉悶,酒液入口的海塩風味是三只酒款中最厚重明顯的,酸感也變得比較突出,但前兩只酒都有出現的苦韻到了這個階段就完全消失了 !!!

我推想應該是時間讓酒精感變得柔滑,所以因為酒精氣息所產生的苦味就消失了 !!!




La Guita Manzanilla


這是 小麻繩酒莊 的正式出廠酒品,從一開始完成發酵與加烈工序的 Sobretabla 在歷經六層 Solera 系統的培養過程中,都會不斷有酒液因為達不到 Manzanilla 的標準而被淘汰,最後的完成品必須經歷至少四年以上的培養,而酒液中還含有自西元 1952 年以來超過一個甲子的陳年老酒。



最不可思議的是,倒在杯裡的酒色居然跟 La Guita Sobretabla 一樣的清透如水 !!! 這不免引起一番騷動 ...... 怎麼經歷最久熟成時間的酒液反而又變回初酒的模樣 ???

酒莊代表解釋,從 Solera 底層木桶抽出的酒液會先放入一個大槽進行調混,之後還會再經過沉澱、酒渣過濾、冷安定 ...... 等工序,在這些處理過程中酒液的顏色物質會被抽離,因此酒色又轉回透澈晶瑩如水的模樣了 !!!



La Guita Manzanilla 完全沒有西班牙 Fino 雪莉酒常見的紹興酒味,而是呈現極輕柔的蘋果香,酒液入口則會嚐到淡淡的煙燻口感,柔滑的酸感與恰到好處的海塩味讓酒體變得立體而結構紮實。




此次主辦 Salud Food & Wine 台灣莎祿 特意準備了台灣常見的道地美食 --- 鯊魚煙、鹹水鵝與烏魚子片 來佐酒。三種食材確實都能吊出 La Guita Manzanilla 的蘋果、煙燻與核果香氣,讓酒食之間相互溢美 !!! 尤其是那帶有沙沙的顆粒口感的烏魚子,跟 La Guita Manzanilla 簡直完美貼合成人間極品美味 ...... 那美妙的滋味光是寫文章時回想就口水流滿地了 !!!

Salud Food & Wine 台灣莎祿 的美麗廚娘有特地分享了一下那烏魚子片的處理方法,她先是用 La Guita Manzanilla 浸泡整塊烏魚子若干時間,剝去烏魚子的皮衣,放到平底鍋以小火慢慢煎至兩面微焦後,切片。


La Guita en Rama


這算是 La Guita 小麻繩酒莊 的旗艦代表酒款,但它與 La Guita Manzanilla 其實是一模一樣的酒,唯一的差別就是 La Guita Manzanilla 有經過沉澱、酒渣過濾、冷安定、添入二氧化硫 ...... 等現代酒品的防腐製程,而 La Guita en Rama 則是完全按照古法,從 Solera 底層木桶抽出酒液後就直接裝瓶。



因為是從酒桶直接抽出裝瓶,所以酒色是此次品飲的五只酒款中最深濃的,香氣也同樣非常活潑濃郁,不用太靠近杯口就可以清楚聞到瓦楞紙、蘋果與煙燻材香味,酒液入口的滋味也比較厚實,回甘的韻味極強。
















Jerez-Xeres-Sherry 西班牙 雪莉酒 的介紹總整理_Salud Food & Wine_台灣莎祿


這篇文章是我在參加了由 Salud Food & Wine_台灣莎祿 所舉辦的兩場 西班牙 雪莉酒品飲會後,所整理出來關於西班牙雪莉酒的介紹,因為這兩場品飲會都有邀請到酒莊代表前來講解,可以說是認識 西班牙 雪莉酒最第一手的資訊。




西班牙 雪莉酒在傳統上會於瓶身酒標上標註 西班牙文的 Jerez、 法文的 Xeres 與 英文的 Sherry,因為,在近五百年之間雪莉酒一直風行於西、法、英三國。尤其是英國,長久以來就是雪莉酒重要的外銷市場,為了方便酒客的選購,西班牙雪莉酒才會在酒標上出現 Jerez-Xeres-Sherry 的三國文字字樣 !!!




另外,英國人之所以會熱愛雪莉酒,跟歷史的一場大海戰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在西元 1587 年,英國 伊莉莎白女王 把 蘇格蘭 瑪麗女王 ( 她同時也是法國王后,也是英國王位的第一順位繼承人,她的繼承資格優於伊莉莎白女王 ) 處死,天主教庭為此向英國發動了聖戰,而當時 西班牙國王 腓力二世響應聖戰的號召,組織了「西班牙無敵艦隊」向英國宣戰。



這場世紀大海戰是以西班牙大敗收場,從此也奠定了英國數百年海上霸權的地位,在二次世戰前,英國在海外殖民地遍及地球的每個角落,英語成了全世界最主要溝通的語言 !!!

而當時帶領 英國海軍擊敗 西班牙「無敵艦隊」的 Francis Drake 法蘭西斯-德雷克 將軍,他追擊西班牙艦隊來到了 雪莉酒區的外港城市 Cadiz 加的斯港時,港內儲藏的 2900 萬桶雪莉酒全被 德雷克上將當成戰利品帶回英國,這些數量龐大的雪莉酒在英國各地販售,最後養成了英國人愛好 西班牙 雪莉酒的習慣。

而喝完酒後剩下的雪莉酒桶又賤價轉售給 蘇格蘭地區的威士忌釀酒廠,讓釀酒廠有低成本的儲酒容器,最後也意外的成就了擁有雪莉風味的蘇格蘭威士忌 !!!



西元 1933 年,西班牙政府成立了 雪莉酒區的 DO(Denominación de Origen)法定規範,正式將 Cadiz 加的斯省 的 Jerez de la Frontera 雪莉市、Sanlucar de Barrameda 桑盧卡爾市 與 El Puerto de Santa Maria 聖瑪麗亞市 三地之間的三角區域劃歸為 D.O. Jerez-Xeres-Sherry 法定產區。而這三座城市所包圍的三角區域又被稱為「雪莉金三角」。

唯有在「雪莉金三角」區域中培養完成後裝瓶的雪莉酒,才能使用 Jerez-Xeres-Sherry 的法定名稱。




在歐陸爆發葡萄根瘤蚜病蟲害前,西班牙雪莉酒並沒有葡萄品種的限制,但在 DO 法定制度建立後,僅只有 Palomino 帕羅米諾、Pedro Ximénez 佩德羅、Moscatel 慕斯卡蝶 這三個葡萄品種可以用於 雪莉酒的釀造。不過,通常還是以 Palomino 帕羅米諾 這個白葡萄品種為最主要的釀酒葡萄。

西班牙酒莉酒是一種加烈型葡萄酒 !!!


「雪莉金三角」地處 西班牙 最南端的臨海區域,這裡過於溫暖潮溼的環境讓葡萄酒在釀造過程中,極容易受到醋酸菌的感染而醋酸化,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當地的釀酒人家發展出將葡萄酒加烈的製程。



葡萄採收後,前期先經過揀果、榨汁、發酵 ... 等正常的白葡萄酒釀造工序,隨後,發酵到接近完成的葡萄酒漿液會被添入中性白蘭地,將葡萄酒液的酒精濃度一舉拉升至 15% 左右。這樣高酒度的酒漿可以阻止醋酸菌的生長,但仍會被一種白色酵母菌所感染,這種白色酵母菌會在酒液表面形成厚厚的棉絮層,因此被稱之為 Flor「酒花」。

酒花有隔絕空氣的作用,使得被覆蓋的酒液因為沒有氧化作用而保持極為清透的酒色,但酒花會不斷啃食酒液中的糖份與甘油等物質,讓酒液轉化出另外一種獨特的熟成風味,這種單靠酒花作用而產生的熟成效果,又被稱之為 Biological ageing 微生物熟成。



當然,Biological ageing 微生物熟成 是可遇不可求的,如果當年度的氣候環境過熱或太冷,酒花無法順利形成,或是雖然起初形成,但中途酒花大量死亡而無法提供酒液絕氧的保護時,釀酒人家會再添加中性酒精至培養桶中,把酒液的酒精濃度拉升到 17%,讓酒花全部死亡。

然後改以 17% 酒精濃度無酒花覆蓋的方式進行熟成,酒液會因為不斷接觸到空氣而逐步氧化成深濃褐色,這樣的熟成方式又被稱為 Oxidative ageing 氧化熟成。

雪莉酒的種類


西班牙雪莉酒 常見有 Fino、Oloroso、Amontillado 三種干型酒款。



當葡萄採收進行發酵成初酒後,直接從酒槽中洩流出來的酒液稱之為 Primera Yema, Primera Yema 會被加烈至 15% 酒精濃度後,轉入橡木桶中進行初次的酒花培養。到隔年春天,如果酒花有順利形成且品質符合釀造 Fino 的水準時,該桶酒會被劃歸入 Fino 的培養行列。



假使酒桶中的酒花無法順利形成,或是酒花生長的量不足以隔絕酒液,或是酒液的品質未能達到 Fino 的標準時,該桶酒液會被加烈到 17% 進行氧化熟成,進入 Oloroso 的培養行列。

另外,由於 Sanlucar de Barrameda 桑盧卡爾市 靠近大西洋,有更為溼潤的大西洋海風調節,使得當地所進行的 Biological ageing 微生物熟成 有著與眾不同的風味特性,因此,在 Sanlucar de Barrameda 桑盧卡爾市 所生產的 Fino 又有另外的名稱為 Manzanilla。



Amontillado 則是酒液先經過完整的 Biological ageing 微生物熟成 後,將酒液加烈到 17% 的酒精濃度,然後再進入 Oxidative ageing 氧化熟成,同時具有 Fino 與 Oloroso 兩種酒液風格特性的酒款。

雪莉酒的 Solera 熟成系統


雪莉酒所有的型款都必須進入 Solera 系統進行酒液的熟成,而 Solera 系統最少必須由三層橡木桶所組成。最底層的木桶稱之為 Solera ,意指「地板」。 Solera 層的酒液是巳完成培養準備裝瓶上市的成酒。而 Solera 的上一層名為 1st Criadera,再上一層則為 2nd Criadera ... 以此類推。



每年酒莊會從最底層 Solera 各個木桶中吸取若干的酒液 ( 通常不超過三分之一 ),到大型酒槽去調混後裝瓶上市。接著,再從 1st Criadera 層各個木桶亦吸取等量的酒液,到大型酒槽調混後再分別注入 Solera 層各木桶,補足被抽走裝瓶的酒液。然後,再從 2nd Criadera 也取出等量酒液補入 1st Criadera 層的木桶中 ......

剛加烈完成的初酒被稱之為 Sobretablas ( 若是培養 Fino 為 15%、培養 Oloroso 則為 17% 酒精濃度 ), Sobretablas 則會被補入整個 Solera 層的最上層木桶,讓 Solera 系統每層的酒桶都有足量的存酒。

Solera 系統熟成法最大的好處是,每年取出的酒液都有過往數十年老酒的若干比例,因此,每年裝瓶的雪莉酒風味會十分一致,不會有明顯的好壞年代差異。另外,因為 Solera 系統熟成後的酒液是無數年份調混的結果,酒標上不會標示葡萄的採收年份。





2016年10月6日 星期四

Catena Zapata Nicolas 2009 阿根廷 卡帝那-沙巴達酒莊 尼古拉斯 紅葡萄酒_2016年國際酒類產品貿易推廣會


在喝到 以色列 Teperberg Winery 迪巴貝酒莊 那粉甜系的 Malbec 馬爾貝克 後,我立馬毫不遲疑的奔向 阿根廷 攤位區,想比較一下 阿根廷 產出的 Malbec 馬爾貝克 與 以色列的 Malbec 馬爾貝克 差異處為何 !!!

因為先前曾入手過一只 Luca 露卡酒莊 的 希哈葡萄單品,當時與澳洲多款 希哈一哥PK時,發現居然毫不遜色各有千秋,於是在 阿根廷酒區攤位中便直接挑 Luca 露卡酒莊 的代理商「酩洋國際」來試飲 Luca 露卡酒莊 的 Malbec 馬爾貝克 單品 。



「酩洋國際」是國內知名的酒品進口商,旗下所代理的世界名莊為數眾多,其中最為難得的就是取得了 法國 勃根地 一級名莊 Leroy 樂花園 的獨家總代理。而 阿根廷酒王 Catena Zapata 卡帝那-沙巴達酒莊 的全系列酒品,以及 Catena 卡帝那 家族第四代傳人 Laura  Catena 蘿拉-卡帝那 所創立的 Luca 露卡酒莊也全是由「酩洋國際」所引進。



Laura  Catena 蘿拉-卡帝那 雖然出生自 阿根廷 Mendoza 門多薩 酒區擁有百年釀酒歷史的 Catena 卡帝那家族,但她卻是一位在 美國 舊金山 執業的急診室醫師。她有半年的時間會在美國擔任起救命的工作,而到了葡萄熟成的另外半年,則會回到自已的故鄉傳承家族的釀酒技藝。



Laura  Catena 蘿拉-卡帝那 以自已的兒子之名創立了 Luca 露卡酒莊,她捨棄了新世界常見的規模經濟,大量且工業化的生產模式,而改採小農方式來管理葡萄園與釀酒,希望能為 阿根廷 帶來更為細緻精緻葡萄酒風土典範。關於 Luca 露卡酒莊 有興趣了解更多的酒友,可以參考官網 ~~~

 Luca 露卡酒莊 官網頁面


Luca Malbec 露卡酒莊 馬爾貝克單品


按官網的生產覆歷,Luca Malbec 手工採收自海拔 1000 多公尺的葡萄園,葡萄平均樹齡為四十七歲,發酵完成後的酒液會進入法國橡木桶進行長達十六個月的熟成,其中有 60% 使用全新的橡木桶,而其餘的 40% 則使用僅用過一次的橡木桶。



它有著與 以色列 馬爾貝克 截然不同的香氣調性,酒液初始是濃重的煙燻氣息,會讓我很自然的聯想到「波爾多風格」,有著古早味醃紅李蜜餞、酒釀黑櫻桃 ... 等香味。酒體結構厚實,單寧強勁但卻柔順不咬口,餘韻非常非常的悠長。

同樣的 Malbec  ...... 也許是產地環境,也或許是釀酒師的匠心使然,居然可以出現兩種非常強烈差異的風格變化,真的令人驚奇又陶醉。

因為「酩洋國際」還有代理 Laura  Catena 蘿拉-卡帝那 的家族名莊 Bodega Catena Zapata 卡帝那-沙巴達酒莊 的作品,現場更有提供父親 Nicolas Catena 尼古拉斯-卡帝那 所親釀的「阿根廷酒王」 Nicolas Catena Zapata 2009 與 Nicolas Catena Zapata 2001 給與會的酒友試飲,這種千載難逢的機會怎能入寶山而不一飲呢 !!!


Nicolas Catena Zapata 2009 與 2001


西元 2001 年葡萄酒界最著名的大事紀,就是在英國所舉辦的葡萄酒大賽中,Bodega Catena Zapata 卡帝那-沙巴達酒莊 以旗艦酒款 Nicolas Catena Zapata 擊敗了當時包括法國五大酒莊在內的所有世界名酒,一舉奪得當年度的酒王封號 !!! 這是阿根廷葡萄酒業前所未有的榮耀 !!!

從此,Catena Zapata Nicolas 便與「阿根廷酒王」一詞劃上等號,也讓世人開始對 阿根廷 這個南美葡萄酒產區刮目相看。



按官網上關於旗艦酒款 Nicolas Catena Zapata 的介紹,它的第一個年份是出自於西元 1997 年,當時身兼釀酒師的莊主 Nicolas Catena 尼古拉斯-卡帝那 發現當年收成的 Cabernet Sauvignon 卡本內蘇維濃 與 Malbec 馬爾貝克 均有異於尋常的超高品質,於是便把當年度特選出來的葡萄所釀製成的酒批取名為 Nicolas Catena Zapata 。

西元 2000 年時,首次出廠的 Nicolas Catena Zapata 1997 就分別在美國與歐洲的各項葡萄酒競賽中取得第一、二名的亮眼成績,而當時競賽的對手包括了 Chateau Latour、Chateau Haut Brion、Opus One ... 等世界頂級名莊。關於 Bodega Catena Zapata 卡帝那-沙巴達酒莊 想了解更多,可以參考官網連結 ~~~

Bodega Catena Zapata 卡帝那-沙巴達酒莊 官網頁面連結




按官網的生產履歷顯示,Nicolas Catena Zapata 有著非常獨特的釀造方法,除了葡萄原料是手工採摘自旗下最優秀的葡萄園外,葡萄果實以 10% 成串與 90% 去梗的配置,放入全新的法國橡木桶進行發酵,浸皮發酵時程為二十到三十天。酒精發酵完成後,同樣再置於法國橡木桶中進行乳酸發酵。

最後,再轉至另一組法國橡木桶進行二十四個月的熟成,裝瓶後再經過二十四個月的瓶中熟成才會正式上市。在 2009 年份的葡萄配置比例為 75 % Cabernet Sauvignon 與 25% Malbec。在 2001 年份的葡萄配置比例為 52% Cabernet Sauvignon 與 48% Malbec,橡木桶熟成的時程也略有不同,為十八個月全新法國橡木桶熟成。



在寫文章的當下查找酒款資料時,才驚覺「阿根廷酒王」Nicolas Catena Zapata 居然刻意在釀造過程中把葡萄果梗也一塊浸到果漿裡進行發酵,每年視情況會有 10% ~ 30% 的含梗量不同比例變化,這是很難想像的做法 !!!

因為所有的葡萄酒書都告訴我們,葡萄果梗含有極強烈且粗糙的單寧,而 Cabernet Sauvignon 卡本內蘇維濃 與 Malbec 馬爾貝克 兩種葡萄向來就是以擁有厚實單寧而聞名的葡萄品種,法國 波爾多地區為了沖淡葡萄酒的單寧結構,都會以大量的 Merlot 梅洛葡萄來做調和。

而 Nicolas Catena Zapata 則硬是反其道而行 !!! 除了添入葡萄果梗一塊發酵外,發酵的容器還是使用全新的法國橡木桶來盛載,勢必在發酵的過程中,又會有大量的橡木單寧溶入酒液裡 !!! 橡木桶有著「補強不補虛」的特性,如果葡萄酒體本身結構不夠紮實強勁,使用橡木桶反而會讓酒液嚴重走味 ......



但我在「國際酒類產品貿易推廣會」現場試飲的當下,其實完全感受不到橡木桶味或是單寧感 !!! 這也是我在寫文章查找資料時非常訝異的地方,但也讓我有了「原來如此」的解惑感。

當時,我的品飲筆記上是「空白」的 ...... 因為我在喝 Nicolas Catena Zapata 2009 或 2001 的當下,都很迷惑它的滋味居然是如此難以形容,它是果香與木質香非常完美的交融結合,但想用哪種水果、莓果的香氣去形容它都不對 ...... 隱約可以感受到木質調的香氣交纏在裡面,但要具體的講出是奶油 ?? 是焦糖 ??? 是煙草 ??? 可可豆 ??? 都不對 !!!

除了香氣無法形容外,酒體的厚實度與集中度也是前所未見的 !!! 它只要一小小口的酒液就可以在口腔裡爆炸開來 !!! 老實說,我在現場大概只倒了 30 CC 不到的酒液,但我卻無法喝完 !!! 因為真的太厚實了 ...... 我若是喝完它,其他的酒大概也沒空間可以容納得下了 !!!

哪裡能買到 ???

國內進口商 --- 酩洋酒業國際官網











2016年10月4日 星期二

Teperberg Essence Chardonnay 2014 以色列 迪巴貝酒莊 夏多內 白葡萄酒_2016年國際酒類產品貿易推廣會


此次在 台北 君悅酒店 三樓會議廳所舉辦的「2016年國際酒類產品貿易推廣會」,因為是屬於酒業業內的酒品展示活動,因此每個參展的酒商都是把自家最頂尖的代理酒款搬出來亮相,在場中每一個攤位所展示的酒品均屬上乘之作。

在這樣名酒雲集的場合,信手拈來都是結構紮實、立體多變又餘韻悠長的好酒,若是認真要喝要寫 ... 恐怕是寫上一整年也沒法子寫完,所以,我就挑選幾只較為特別難得的酒款與酒友們分享。



此次的「2016年國際酒類產品貿易推廣會」會場中有三家以色列葡萄酒進口商參展,而攤位恰好都落在入口處一字排開,讓人很難能不先一嚐以色列酒的究竟,而這一嚐也讓我驚艷不巳 !!! 此番讓我覺得非推不可的好酒中,以色列酒就占了兩白兩紅 !!!

以色列 Teperberg Winery 迪巴貝酒莊 的酒品是由國內進口商「安絜貿易」所代理,Essence 是  Teperberg Winery 迪巴貝酒莊 一個系列酒款的名稱,這個 Essence 系列共有四款單一國際葡萄品種,以及一款混釀酒款 ...... 其中,最讓我感到不可思議的就是唯一的白葡萄酒 Chardonnay 夏多內單品。



Chardonnay 夏多內 成名是在法國 勃根地 的 夏布利酒區,過往,我喝到法國 Chardonnay 夏多內 白酒的印象就是鳳梨、百香果、柑橘 ... 等清新的水果香調,然後搭配著酸到會讓人發汗的口感,這樣的香氣與酸感恰好可以跟許多的海鮮佳餚形成極完美的互補提味。

美國 加州 同樣是 Chardonnay 夏多內 極為出色的葡萄酒產區,但在這裡的 Chardonnay 夏多內 則是利用美國橡木桶獨具的香草、奶油、榛果、可可豆等香氣,來塑造出完全另外一個面向的 Chardonnay 夏多內,另外,又由於 美國 加州 的氣候可以讓葡萄有著十分完美的熟成度,因此,這裡的 Chardonnay 夏多內 不會有尖銳的酸度,甚至還經常可以嚐到一種甜甜的韻味 !!!

法國的 Chardonnay 夏多內 會讓我聯想到青春洋溢又活潑好動的少女,而美國的 Chardonnay 夏多內 則會讓我有種在與睿智慧詰的才女對話的知性美 ...... 本以為,世界上有兩種截然不同樣貌的 Chardonnay 夏多內 ,大概就是一個葡萄品種表現的極致了,萬萬沒想到,在以色列,在 Teperberg Winery 迪巴貝酒莊 釀酒師的巧手下, Chardonnay 夏多內 出現了第三種樣貌 !!!





Teperberg Essence Chardonnay 2014 以色列 迪巴貝酒莊 夏多內 白葡萄酒


Teperberg Essence Chardonnay 2014 的酒液剛倒入杯裡時,會先嗅聞到一種非常熟悉但又一時形容不出來的香氣,我思索了很久才回想起,它的香味像極了中國北方芳香型白干的香味。後來,馬克兄提醒我,如果用日本清酒的純米吟釀香來形容亦無不可 !!! 沒錯 !!! 就是那種穀類發酵酒所特有的甜香,居然出現在葡萄酒上頭 !!!



除了起始的香氣令我驚艷外,它的香味層次其實是很複雜多變的,中間段會有香草、奶油的木質調出來,然後還會轉往哈蜜瓜的甜香氣。酒液入口的酸感柔順,正好介於法式風格與美式風格之間,既沒有法式過於強烈尖銳的高酸,也沒有美式過於濃稠的肥厚感。



酒液吞嚥後,一股糖果甜香會非常持久的在口腔鼻腔間繚繞不去 !!!!

按官網上的生產履歷顯示,它是在全新的法國橡木桶裡進行酒精發酵,發酵完成後再經過十一個月的橡木桶熟成,當中,會定時攪桶讓桶底的酵母死泥與酒液進一步的結合。


Teperberg Essence Malbec 2014 以色列 迪巴貝酒莊 馬爾貝克 紅葡萄酒


按現場「安絜貿易」Dennis 的解說人員的說法,Malbec 馬爾貝克 在以色列也有著十分精采且不同於 法國 或 阿根廷的風味。

這只 Teperberg Essence Malbec 2014 有著大家熟悉的紫紅酒色,我個人覺得 Malbec 馬爾貝克 葡萄酒的那種紫色,大概是所有紅葡萄酒中在「紫色」的表現中最艷麗的。



香氣與 Chardonnay 同樣奔放活潑,很難具體用一種水果或香味去形容它,只能用一個複合的概念來形容它不斷從杯口飛湧的果香味,就是一種「粉」與「甜」的概念,彷彿被粉紅色的大量的棉花糖所圍繞的粉甜氣息。不過,不是美國加州金粉黛的那種濃重的脂粉味,而是比較少女彩妝的那種粉甜味。

本來,嗅到如此粉甜香氣就很直覺的猜想,酒液應該也是偏向甜濃肥厚的口感,但出乎意料外的,酒液入口有著非常紮實的單寧感,酸感明顯但柔順,酒體不肥不瘦卻結構立體,可以說香氣與酒液入口的滋味是兩個截然不同的調性,但釀酒師居然可以把它們結合在一起 !!!



按官網上的生產履歷顯示,酒莊刻意選擇在夜裡收成葡萄,然後使用控溫不銹鋼桶進行酒精發酵與乳酸發酵,兩道發酵工序完成後,轉入只使用過一次的法國橡木桶進行十八個月的熟成,之後,再裝瓶熟成十個月以上才正式上市。

有找到 Teperberg Winery 迪巴貝酒莊 的官網,有興趣了解更多的酒友,可以參考官網的連結 ~~~

 Teperberg Winery 迪巴貝酒莊 官網英文頁面


國內進口商「安絜貿易」的臉書粉絲頁